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

2020-02-18
最近全球疫情肆虐,情况非常严峻。而且大家都知道,飞机是使疾病在极短时间内向世界范围传播的途径,空中旅行差不多参与了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疾病的传播。

所以,这个问题就摆在了眼前:“如果同一个航班上有病毒携带者会怎样?感染几率有多高?我该怎么办?”

飞机客舱空气循环机制

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二是经接触传播。

坐飞机时, 引起担忧的就是扩散性非常强的飞沫传播。

因为飞机的客舱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所以飞机空调系统就成了保证客舱空气清洁,防止病毒细菌传播的关键。

现代飞机的客舱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引气系统、臭氧转换器、空气调节组件、混合集气环、再循环系统、客舱通风系统以及客舱压力控制系统。

而其中大家尤为关心的,就是飞机上的空气再循环系统。



一般来说,现代飞机客舱空气的35%至50%会进入再循环系统,经过空气过滤后,形成洁净的空气,在混合集气环与空气调节组件送出的空气进行混合,并重新进入客舱。

再循环系统所提供的再循环空气的洁净度很高,这主要归功于多数现代飞机都采用了的“高效微粒过滤”系统(Hepa)。这种空气滤工作效率很高, 空气经过Hepa空气滤过滤后,99.97%的细菌和病毒群颗粒被去除掉。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空气滤与医院器官移植、烧伤治疗等关键病房所使用的空气滤类似,其过滤效率远远高于其他运输工具和办公建筑。

有资料显示,Hepa空气滤可以去除空气中99.97%以上的的直径为0.003微米的微粒。

空气中细菌的大小一般都在1微米以上,而病毒的尺寸约在0.003至0.5微米之间,而病毒一般是以飞沫或其他病毒团(尺寸在0.01微米至0.2微米之间)形式出现在空气中。

此外,Hepa空气滤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被截留在空气滤的病毒短时间后便会丧失活力。

再循环空气在混合集气环内与空气调节组件所提供的外界空气混合时,外界空气中残留下来的臭氧所具有的杀菌消毒作用可以将再循环空气中可能仍然存活的病毒和细菌消除殆尽。

因此,最终进入客舱的空气可以说是十分洁净的。

病毒在飞机上如何传播?

TED的一位演讲者——17岁的哈佛学生Raymond Wang,利用用流体动力学创建了飞机上空气流动的计算模型,对飞机上的病毒传播方式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



研究表明, 机舱中的空气由机舱的顶部和侧边进入(蓝色箭头),然后经过高效的过滤器离开机舱(绿色箭头),有99.97%的病菌会被过滤掉。


而如果飞机上有人打了喷嚏,附近的空气就会呈漩涡态反复打转,然后才会从过滤器排出。


当中间的乘客打喷嚏时,悬浮的飞沫云在气流的带动下,会继续向旁边和后面的乘客传播。

病毒在舱内传播几率低

既然是整体过滤,那么对于旁边就是传播源这种情况似乎就不太安全,有些研究报告指出,对于长途旅行,传播源邻座(前后左右)的感染几率可达80%,舱内其他区域约为0.3-3%。

也就是说, 对乘客而言,与病人同乘一架飞机可能是危险的,特别是他们坐在直接与病人靠近的座位上,也就是在同排或前后两排。


(图片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而对其他的乘客,这种危险并不显著,因为客舱空气在横断面上循环,飞沫的播散被限制在少数几排座位。

乘机时,做到6点避免感染

疫情当前,应尽量减少出行。出行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减少与他人的接触。

01 佩戴口罩

机场整体环境比较宽敞,只要合理佩戴医用卫生口罩,就能实现基本防护。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长途旅行最好多准备几个医用卫生口罩,以便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滋生。

02 携带消毒用品

由于飞机上对乘客携带的物品有严格的规定,很多杀菌用品无法携带。

建议根据安检要求,随身携带含有酒精的小型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或棉片,以便清洁双手和可能触碰到的地方。


(图片来源:中国民航报)

上机后,可以用酒精棉片或者消毒湿巾擦拭小桌板、窗户、座椅扶手等。

03 常洗手

若手上沾染了可见的污渍,必须直接用流动水洗手。使用的清洁产品,酒精含量至少要超过 60% 。

04 选择靠窗座位

有研究指出,飞机上靠近过道位置的乘客离开座位频率,远高于坐在靠窗座位的乘客,同时他们的感染疾病的比例也更高。

乘机时,尽量选择靠窗的座位,并且不要在机舱内来回走动。

05尽量隔开坐

如果选不到靠窗座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散来坐,相互间隔出空位,避免吸入患者咳出的飞沫,或被其直接接触而感染疾病。

06减少饮食

在飞机上,尽量避免摘下口罩进食。如果一定要吃,务必先清洗双手,不要用双手直接接触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乘机前先确认自身身体状况。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最好不要再乘车、乘机,以免传染他人。保护自己的同时,请为他人安全健康着想。

过往,病毒在舱内传播率

非典时期,就报告指出病毒在舱内传播的几率很低。

2003年3月15日,与SARS病人同乘一架从香港飞北京的某航班上,112人中共发现SARS16例,其中1例北京居民患者在随后的一次乘机旅行中又感染了同机邻座旅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首发输入性SARS病例的两名空中女乘务员,也极有可能是在3月15日的同一航班上接触了SARS病人而感染的。

这起感染发生在航空公司、机场当局和乘客均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

截止到2003年5月17日,从各种大众媒体和互联网发布的追踪与SARS疑似病人同乘一架航班的公告的部分统计表明,至少发生了36次这类事件,但没有见到在机上造成同机乘客感染的报道。

这说明, 除了有“超级传播者”或处于有症状期的SARS病人在机上外,SARS在机上传播危险性相对很低。

如果在飞机上SARS病人和乘客均戴口罩,并采用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则传染SARS的机会会更低。

例如,2003年5月2日内蒙古王氏姐妹同乘CA1101/HU7801航班从呼和浩特市经北京至广州,其中妹妹在当日晚8:00左右以发烧症状就诊住院,姐姐在5月8日出现发热症状住院,后均确诊为SARS,但同机乘客和机组人员并没有感染SARS。因为在HU7801航班上绝大多数乘客都戴口罩,甚至不喝不吃机上的饮食,这种条件下SARS传染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民航组织(ICAO)医学部、美国CDC,中国民航总局以及德国航空医学专家都认为,病毒在飞行中传播的危险是非常小的。



总的来说,乘坐商用航班旅行是安全的,感染疾病的风险很低。

当然,个人如想进一步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案还是佩戴口罩,不论机上还是机下。
云展厅报名
0592-5167856

官方公众号

新浪微博二维码

留言咨询

LEAVE A MESSAGE

马上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