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让不少“犹豫转”的外贸企业下定了转的决心,也让一些“加速转”的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球贸易遭遇罕见重挫。在2020这个极不平凡的年份,中国外贸正在深度变革。
最明显的变化,恐怕是线下转线上。
这几天,“网上广交会”让全球外贸人眼前一亮。大约2.6万家外贸企业走上“云端”,全球参展商、采购商足不出户谈生意、做买卖。
大家如果到广交会官方网站上看看,很可能大吃一惊、大开眼界。直播带货很多人都熟悉,但大家可能没见过,成千上万家外贸企业同时在线,用英语全天候向“歪果仁”带货。
而他们带的货,既有挖掘机这样的大件,也有葵花籽这类小东西,不少产品来自贫困地区。
对许多外贸企业来说,成不成交暂且不说,能把拥有63年历史的广交会整体搬上“云端”,已经非常了不起。
“通过广交会平台的导流作用,我们公司自己的网站迎来专业客户成倍地注册增长,这意味着我们的潜在订单越来越多。”浙江旭日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庆国说,“外贸企业‘上线’,是疫情之下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谋求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对一家外贸企业如此,对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来说,更是如此。
我国外贸的另一个显著变化,体现在出口转内销。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至32%。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继续下挫到87.6,成为这一指数推出以来的新低。
跨境贸易不好做,各国各家都一样。
但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14亿人口的国内大市场。如果能更好激发国内市场潜能,打造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那么我们的外贸企业不仅能活下去,还能活得好。
事实上,中央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内外贸有效贯通”。
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统筹内外贸发展”,并对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缴税等作出相关部署。
6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明确“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
这次国办专门发文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从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障等方面作了清晰部署,并且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
一些外贸企业告诉记者,之前说转内销,但想到随之而来的税收监管、质量标准等衔接问题就有点头大,难免不想转、不敢转、不愿转,现在不是说完全没有顾虑,但至少愿意奋力一搏。
再有一个显著变化,体现在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市场越冷,越要抱团取暖。记者调研发现,有的外贸企业以地域为单位抱团,有些以产业链供应链为抱团依据,出现了“共享订单”“共享工厂”“共享工人”等现象,有效共同抵御风险、降低成本。
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扩大企业信贷规模、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直贷业务、提升中欧班列等货运通道能力,支持稳定国际供应链和复工复产……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的一系列部署,始终锚定稳住外贸基本盘,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在支持培育贸易新业态中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而这些,正是处在深度变革的中国外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