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大变局下中企出海之路

2020-07-02
“2020年只顾着见证历史了。”网络上的这句流行语道出了当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动荡的现状。2020年的上半年已经过去,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总确诊人数超过1000万,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充满曲折;尽管中国一直在呼吁各国共渡难关,大国之间也开了几次会议,但各国仍然各行其是,没能拿出一个全球方案。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甚于二战后其他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使得当前处于一个重构世界格局的重要时期。

全球政经格局的滔天大浪,令中企走出去的难度陡增:受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外贸外需仍然不足,海外投资步伐依然缓慢,那边中美经贸摩擦还没有解决,这边中印边界冲突又延伸到经贸领域,中企出口、在印中资互联网企业均受到冲击……一些正走在国际化、全球化道路上的中企面临着是避风回港,还是劈波斩浪的抉择。从字节跳动公司近日发布招聘国际形势研判专家的信息来看,偏向于后者的企业,有。

那么,在全球市场中哪些地方的浪涛较小,可以作为中企出海的切入口呢?放眼望去,这个浪涛最小的地方早在7年前就已经逐步形成,那就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今年的各项数据就是佐证:前5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达到3.49万亿元,增长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8.8%,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同期总额的15.5%,较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


 
面对当前全球市场极不稳定的大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多与我国在政治、经济等层面保持良好的关系。经过7年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工作不断深入,一座座由中企承建的医院、桥梁、住房等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为当地抗击疫情提供了基础保障。疫情期间,中国分享抗击疫情经验,保障国际物流畅通,严把防疫物资出口质量关,为当地抗击疫情提供了实质性帮助。中国的这些做法,为中企更广范围地走出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需要中国企业投资,至少不排斥中国企业。受疫情影响,中企赴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将受到限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又纷纷出台更严格的外资审查政策,不论是新的投资,还是已运营的项目或都将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企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市场,可以及时对冲相关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后,各国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些国家鼓励制造业企业回流,这让“一带一路”沿线的有些国家、地区,尤其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面临断链风险,短期之内这些地区又无力建立起自己的产业链供应链,最终可能会被甩出国际循环之外,成为被全球市场遗忘的角落。面临这种情况,中国在“一带一路”产业链供应链中所处的“8”字绕环中心的地位将发挥作用,中企的投资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它们继续参与全球市场,在为中企走出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当地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结构贡献力量。

最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更是中企转型升级的修道场。“一带一路”沿线拥有众多中国企业建设、运营的海外园区,它们不仅可以快速复制国内抗击疫情的经验,成为中企走出去的“诺亚方舟”,更是中企改变观念、转型升级的教习所。

在海外园区内,中企可以完成从以自我为主发展向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主共同发展的转变,实现与包括第三国企业在内的合作方互利共赢;海外园区上下游企业的高效协作,可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帮助企业从单个企业、项目向产业链、生态系统转变,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海外园区,企业还可以实现从单纯追求收益向追求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ESG投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经过疫情的考验,更加佐证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价值,也让中企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从战略上更加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市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大变局下中企出海的出路。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此一“疫”,会有更多的中企投身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云展厅报名
0592-5167856

官方公众号

新浪微博二维码

留言咨询

LEAVE A MESSAGE

马上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