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人员流动加速一体化
文章称,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目前全球重心向亚洲转移的程度。在贸易、资本、人员、交通、文化和资源等方面,亚洲地区都在上述世界增长中占据一部分。在八种类型的跨国国际流动中,只有垃圾的流向更多地出现相反走向,这体现出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削减来自发达国家垃圾进口的决心。
亚洲目前占据全球商品贸易的近三分之一,而十年前这一比例还是约四分之一。同一时期,亚洲地区在全球航空旅客数量的份额从33%提高到40%,在全球资本流动量中的份额从13%提高到23%。
同样,靠近雅加达的勿加泗也在崛起,成为印尼的汽车和摩托车产业中心。最近10年来,该城市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9%。2017年创造专利数1400个的海得拉巴正在迅速追上“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的节奏。
文章称,流向亚洲的资金流并不仅仅来自外部。多个具有活力的地区内部网络促进了发展。得益于越来越一体化的亚洲物流产业链,亚洲国家间贸易近60%是在地区内部实现的。地区内的融资和投资同样在提高,亚洲初创企业融资超过70%来自亚洲地区内部。亚洲地区74%的人员流动是亚洲人自己实现的,这样的流动促进了地区的一体化。
亚洲可划为至少四个部分
文章指出,正是亚洲的多样化有助于这些流动的运转。实际上,存在至少四个部分的亚洲,每一个都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每一个都在亚洲地区在全球上升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第一个亚洲由中国构成。中国是该地区经济之锚,为邻近地区提供了联通和创新的平台。作为其快速增长的创新能力的体现,中国2017年占据全球专利申请量的44%。
“发达的亚洲”构成了亚洲的第二个部分,同样也提供技术和资本。2013年到2017年,相关国家占据亚洲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54%。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有33%来自韩国,缅甸35%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菲律宾17%的外国直接投资都来自日本。
与此相对的是最后一个集群“外围亚洲和印度”。它占据了地区内流动最薄弱的平均份额,只有31%。这一数字注定还会增长,前提是这些历史上融入度较低的国家能够同亚洲邻国缔结更加紧密的关系。这个集群有很多可以提供的,尤其是亚洲进口市场需要的相对年轻的劳动力以及成为亚洲出口潜在市场的正在增加的中产阶级。
文章认为,这四个各不相同的亚洲是互补的,这让地区一体化拥有进步的强大力量。当一国的劳动力出现老化后,另一个人口更加年轻的国家就可以填补需求。2015年,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是27岁,而中国是37岁,日本是48岁。到2050年,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也只有38岁。
同样,当一国的薪水以及由此导致的制造成本提高的时候,该地区另一个还处于更早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就可以以更低成本承接制造业业务。2014年到2017年,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份额从55%下降到52%,而越南增长2.2个百分点,柬埔寨增长0.4个百分点。
文章称,多年以来,众多观察人士就不断提及亚洲的未来潜力。这样的未来已经开始了。我们正在进入帕拉格·康纳所称的“亚洲世纪”,而且不会离开。